《汝城生活网》O2O网站初期失败的总结

       《汝城生活网》2012年1月开通,开发周期从调研,方案,开发至少用了三个月,由于多种原因,商家入驻的数量越来越少,项目在坚持了近10个月后宣布失败,网站同时下线。我现在总结失败的原因,以及给竞争者和即将创业的O2O网站做个参考。

在《汝城生活网》网站上线后,我们至少遇到了如下两大问题:
 
         一、想做的事情实际上太多、太杂。最初我们只是想做一个选网上逛街的网站,但到后来,实际上我们什么都在做。只要商铺是卖东西的,我们都接受他们入驻。我们不做的东西很少,药不做,因为国家规定做药必须申请资质;熟食不做,例如鸭脖子,因为熟食小店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除了这两样,我们还真是什么都做,而什么都做,实际上就会什么都做不好。
 
        二、网页对商家来说太复杂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商家上传几张图片、填点数字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复杂了。首先,他们年龄三、四十多岁,虽然他们都会用电脑,但是要让他们操作一个系统很难。所以当时大部分时间都是教他们上传信息(或者帮他们上传),但是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个是很大的负担。因为我们对商家打得牌子是免费,所以不能向商家伸手要钱,而这又加重了我们的负担。

       到底要不要停止,当时我们很纠结,因为项目处于烧钱状态,资金回流速度太慢,后期投入会越来越多。只看到有现金在流入,但没有看到有现金在流出。总体在亏损。如果要拖起走的话估计必须持续投入资金。
 
        还有一个原因是,商家疲软了,新入驻的很少,原因是网站设计的问题。商家比较片面的理解了“免费”,他们觉得他们一入驻以后就应该马上有收益,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年龄层的问题,他们无法理解互联网信息变现是需要过程的。
 

对于《汝城生活网》项目的失败,我总结有以下五点:
 
        一、城市规模较小。我们选择在一个县级市进行创业,汝城县总人口约36万人,而且大多数分布在各个乡镇,城区人口不到10万,也就是说,人口基数决定商业规模,人口太少,限制了商家的商业规模拓展。换言之,人口少了,销售信息宣传的再好也只有那么一点人来了解。
 
        二、城市的发展水平限制了这个项目的发展。虽然我们说互联网和电脑进入了家家户户,但是真正的互联网意识却还没有进入每个人的潜意识。城市的发展滞后导致这个城市的人对于互联网的效用认识的并不够清晰。这一点再我们进行上门推广的时候有很明显的体现。无论我们的推广再怎么形象的解释,很多商家就是无法理解这个项目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前期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不到位。我们在开启项目前做了市场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商家是愿意接受新的推广方式的。但是真的是因为我们对数据分析根本就不懂,完全没有对反馈信息进行有效性筛选,没有正确区分真实需求与伪需求。同时我们的一些数据也是来自于有关部门,数据毕竟具有时效性,可能并不代表我们当时所处的时间点的实际情况。
 
        四、经验与执行力不足。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全凭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规划来主导创业,这也为失败埋下了伏笔。同时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商家反馈信息的跟踪与分析方面,我们也做的并不完善。执行力方面,一是价值观不统一,二是没有明确的执行目标。
 
        五、对商家估计的太高。这应该是很多创业者的一个通病了,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做淘宝的都觉得会有很多人来自己的店铺买东西。创业失败后才意识到,过于乐观的估计对于创业来说是致命的。
 
        现在汝城生活网(73500.cn)正处于歇停状态,原因是必须清晰适合本地的商业模式,以及重点网站的改版(68080上网导航)。

评论